微電影,即微型電影,是新世紀逐漸興起的電影新類型,具有故事性和可觀賞性。時長從三五分鐘到三五十分鐘不等。微電影是微時代——網絡時代的電影形式。微電影之“微”不僅在于微時長、微制作、微投資,更是同傳統的“大電影”相對應,以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風靡于中國互聯網,每個有光影夢想的創作者,都可以用鏡頭自由地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熱愛。
微電影是自我展示的舞臺。在這樣一個釋放自我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夢,有時候這些夢對大家都是遙不可及的,微電影就給了大家一個展示的機會。把自己看到的,想做的,想說的,都從一個鏡頭中表達出來,對真情的贊美,對丑態的抨擊,對夢的追求,通過了微電影這樣的“草根”電影表達出來的反而更令人深思。而且現在社會對微電影越來越重視,一部部微電影從網絡走向了現實影院,這更是對一群敢說敢想敢展示的人的一種鼓舞。
微電影也提供了一個供大家休閑娛樂的空間。“微電影”符合大眾快節奏的生活狀態和短暫的休閑娛樂的需求,為人們放松心情提供了娛樂的空間。娛樂“微電影”多采用惡搞、戲仿的方式。這方面的首創應該算胡戈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此后《春運帝國》、《綠領巾的故事》等也獲得了極高的點擊率。此類“微電影”追求的是一種“娛樂精神”,創作者的創作初衷就是為了娛人娛己并追求一種心理上的成就感。
微電影傳播的渠道是互聯網,所以微電影的門檻非常低,甚至只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拍一部短片,但是大量沒有創意,大量只是為了利用微電影給自己撈取一些所謂的虛榮的事情也是更多,快餐文化,在微電影中越來越嚴重。快節奏的生活讓原本有限的空閑時間變得更加“碎片化”,“微電影”正好在時間上、空間上符合人們“碎片化”的需求,但幾分鐘或幾十分鐘的“微電影”一般難以深入地表達深刻的道理,這種“淺嘗輒止”的快餐文化可能不會對受眾產生深入、有效的影響,不會引起受眾深入的思考,這種不良的快餐文化更多帶來的是一種對虛榮對利益的追求,這是微電影的令人深思的地方。
微電影拍攝簡單,容易,微電影拍攝通過小鏡頭來反應大的社會視角,讓人容易接受的微電影越來越風靡,但我們在選擇中,更要選擇好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棄其糟粕,而且在拍攝微電影的過程中,不能一味追求虛榮,更應該的是拍一種現實的美。
電話:186 181 05067
郵箱:ruiyifengyun@163.com
地址:北京通州區萬達廣場D1596-1599